您好!欢迎来到水生态环保网

水生态环保网

生态环境部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 政策时事
  • 来源:生态环境部
  • 时间:2022-01-10 18:29
  • 阅读:1532

12月23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出席发布会,介绍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预防和过程管控,推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刘友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生态环境部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加强源头预防和过程管控,推动高水平保护和发展,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先生,向大家介绍近期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先通报几项我部近期重点工作:

  一、2021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即将召开

  经党中央批准,今年在生态环境部成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生态环境部决定,12月28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在成都举办“2021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

  在中宣部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迄今已成功连续举办两届,逐步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为宣传推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交流研讨生态文明理论实践创新成果和经验、凝聚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共识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次研讨会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为主题,设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论坛,以及“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宣传推广”4个平行分论坛。

  大会将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内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广泛开展研讨、分享和交流,努力推动形成一系列有价值、有深度的观点和成果。

  本次研讨会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后召开的首次会议。邀请有关部委、省市及13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的领导、专家和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及地方、企业、媒体代表出席,会议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

  二、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运行平稳

  全国碳市场于今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

  根据今年1月印发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从2021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截至12月22日,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4亿吨,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

  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通过碳市场等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

  此外,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推进全系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今天,我们将通过官方网站和新媒体公布2022年生态环境系统新闻发言人和发布机构名单及联系方式,为媒体朋友在各地进行新闻采访活动提供服务和帮助,欢迎大家和他们加强联系。

  下面,请刘志全司长介绍情况。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

  刘志全:感谢刘友宾司长,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对大家长期以来对环评与排污许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自觉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狠抓改革创新,加强生态环境源头防控和过程监管,协同推进“放管服”,发挥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效力,既守好环保底线,又强化民生保障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我介绍一下环评与排污许可工作进展和成效。

  第一,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建立为标志,“三线一单”从编制发布向落地应用发力。党中央将“推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写入六中全会《决议》,反映出中央的高度重视。《长江保护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以及26部地方性法规,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确立为重要法律制度。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地市两级“三线一单”成果均完成政府发布,划定了4万多个环境管控单元,其中优先、重点、一般三类单元面积比例分别为55.5%,14.5%和30.0%,单元精度总体上达到了乡镇尺度,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国家多个重大区域流域发展政策、重大规划将“三线一单”作为重要管控手段,我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导地方应用。地方将“三线一单”用于辅助政府决策和重大规划制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重大工程规划选址以及环评管理,为有关综合决策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支持。

  第二,以《条例》发布实施为标志,排污许可制全面实施进入新阶段。今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这是排污许可制度建设的一个里程碑。随即,黄润秋部长出席《条例》全国宣贯视频会并讲话部署,我和有关同志参加了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并回答了中外媒体提问。一年来,我们落实《条例》要求、推动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全国已将304.24万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管理,其中核发排污许可证35.26万张,管控涉水排放口25.97万个、涉气排放口97.09万个。深化排污许可与环评、执法、环境统计、环境税等制度衔接,积极稳妥推进试点。近期还印发通知,明确明年开始实施将工业固体废物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组织全国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排污许可证质量及执行报告“双百”检查,督促30.46万家排污单位提交2020年度执行报告,提交率由27%提高至99.4%,完成14.42万张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和5.97万份执行报告内容规范性审核。推进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管,生态环境部通过现场调研监督帮扶和非现场信息化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发现了4980家单位排污许可质量和排污许可要求不落实等问题,目前正在督促整改。

  第三,以严控“两高”项目等盲目发展为标志,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预防作用进一步发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印发《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并召开视频会,调度建立“两高”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台账,组织修订一批“两高”行业项目环评审批原则,严格环境准入,全年“两高”相关行业环评审批数量下降超过三成。全面加强“十四五”区域、产业园区、交通、资源能源等规划环评工作,与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制定矿产资源、港口规划环评有关政策。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强化源头预防。加强项目环评管理,全年全国共审批项目环评10.53万个,其中我部审批重大项目环评80个,主要涉及水利、铁路、煤炭开采、海洋油气开发、核电、电力通道等。在严格重大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实施“以新带老”、区域削减,有力推进环境质量改善。一批重大规划和工程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进一步强化,野生动物通道、过鱼设施、替代生境建设等已逐步成为水利水电和线性工程标配。

  第四,以协同推进“放管服”为标志,环评改革不断深化。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放”上,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环评审批数量大幅下降。1-11月,全国审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数量同比下降超过四成。在“管”上,落实环评与排污许可年度监管工作方案,组织完成8个省份调研,对发现的62个问题线索均已反馈整改。对环评单位和环评人员的信用监管空前加强,已有213家单位和207人列入环评失信“黑名单”或限期整改名单。在“服”上,加强“三本台账”环评审批服务,全国审批项目环评10.53万个,涉及总投资超过13.78万亿元。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创新能源电力保供相关环评政策,助力加快形成煤炭产能,仅10月以来已批或在批环评的煤矿项目涉及新增产能已超过1.27亿吨/年。建设运行全国环评技术评估服务咨询平台,开展远程服务。

  第五,以谋划“十四五”环评与排污许可工作为标志,形成未来几年总体考虑。我们研究制定了“十四五”环评与排污许可工作实施方案,努力做到五个突出,即突出改革创新、突出体系建设、突出效能发挥、突出监管执法、突出支撑保障,目标就是把“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环评与排污许可领域,形成“十四五”时期推进各项改革的“施工图”。

  对环评和排污许可工作的总体进展我先介绍到这里。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谢谢各位!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

全部评论(0)
入驻EcoMall水商城
推荐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2023年7月17日)习近平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总结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对新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部署,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n
  • 政策时事
  • 来源:《求是》
  • 时间:2025-07-31 17:15
  • 阅读:1504
  •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 农业农村部近日会同水利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4年)》。公报指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2024年,赤水河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连续3年为“良”;洞庭湖比2023年上升一个等级,为“一般”;长江干流、鄱阳湖、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和汉江等水域与2023年持平;大渡河与2023年持平。水生生物资源恢
  • 行业资讯
  •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5-07-31 16:51
  • 阅读:1440
  • 国家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
  • 国家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
  • 7月30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改革及应用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以下简称《名录》)、《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以下简称《清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放射性固体废物近地表处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冲击试验指南》《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
  • 政策时事
  • 来源:生态环境部
  • 时间:2025-07-31 16:45
  • 阅读:1466
  • 云南大理授牌“国际湿地城市”——洱海,成为生物栖息的乐园
  • 云南大理授牌“国际湿地城市”——洱海,成为生物栖息的乐园
  • 夕阳照在湖面,清风拂过,洱海轻漾微波,成片的海菜花摇曳。晚饭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滩地管理员严炳其带着孙子漫步在洱海生态廊道,自在惬意。当地时间7月24日,在津巴布韦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COP15)上,大理市被授牌为“国际湿地城市”,也是云南首个“国际湿地城市”。 “在大理,城市生活和发展与湿地紧密相连。”大理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孙家荣说,大理市对湿地实行分级管理及名录制度,以洱海国家级重
  • 地方新闻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5-07-30 16:37
  • 阅读:1409
  • 国家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 国家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
  • 7月28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主持召开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贯彻有关会议要求,部署推动生态环境部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为做好改革和其他各方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生态环境部系统
  • 政策时事
  • 来源:生态环境部
  • 时间:2025-07-30 16:20
  • 阅读:1497
联系我们
得善生态科技(上海)中心
上海市闵行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技术中心楼422
邮箱:iwater@iwater18.com
Copyright 2026 iwater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水生态环保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36575号-1
  QQ咨询

高老师 张老师

  咨询热线

130-6278-3986
(早9:00-晚6:00)

  微信咨询

扫码关注
点点租

  会员中心
  返回顶部